小孩子出生后,都不同程度的有一个习惯,就是吃手,对这一现象,母亲们建议不一。有些母亲说:俗话说孩子手上三斤蜜!非得都吃完了才不吃手。有些母亲说那是老看法了,不科学,吃手多脏啊,会拉稀的!是啊,要快点纠正了,你看俊俊已经4岁了,还在吃手,目前都长出龅牙了到底哪个对呢?
孩子认识这个世界,第一是通过嘴开始的,而手对于大脑还没完全发育的孩子来讲,只不过一个外在的东西,而不是自己身体的一个器官。因此孩子常会用嘴来吃手、啃玩具、咬衣角。从刚开始吸吮整个手,到灵巧地吸吮某个手指,这说明:孩子大脑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升,从而可以促进大脑、手和眼的协调能力。对于2~3个月的孩子来讲,吃手标志着孩子的心理发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──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协调阶段,是智商进步的一种信号。父母应该为他开心才对呢!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,是人格进步的第一个基础阶段。吃活动是婴儿期获得满足的最好、最主要渠道。2~3个月孩子正处于口唇快感期,假如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干扰其身心进步,长大将来,比较容易出现咬指甲、抽烟等不好的习惯,甚至容易产生脾气暴躁、心理焦虑、对人缺少信赖感等现象。父母若能细心察看,就会发现当孩子感到不安、烦躁、紧张时,吃手会镇静孩子的情绪。有些孩子在浅睡状况时,会用吮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。总之,吃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种心理需要和一过性行为,是孩子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法。在正常发育状况下,孩子不会培养吃手的习惯,父母不必担忧,也不需要设法阻止。
虽然吃手是孩子的学习行为,但当孩子吃手时,父母还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:
应该注意孩子的手与玩具的卫生。父母要勤为孩子洗手,把玩具进行消毒处置,使孩子吃得卫生,防止传染病;预防异物伤害孩子。孩子可以到的地方,不要放钮扣、豆子等可能放入口中引起气管或食管异物的小物品,玩具等也要无锐角、边,不然会伤害孩子;注意孤独引起的吃手行为。有时父母忽略与婴儿的交流,孩子会因为缺少抚摸,以吃手的方法自我慰藉,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。这表明孩子感到孤独,需要与大人交流,应引起父母的注意。
孩子到了3~4岁还吸吮手指,则是一种倒退的行为表现。当孩子焦虑和紧张时便会倒退回婴儿时期,用吸吮来满足口腔的欲望,以降低其内心的忧虑。在这背后总是隐藏着很多潜在是什么原因:孩子的身体问题是孩子体内缺少微量元素,象锌、铁等;孩子的心理疾病是孩子心理不健康,表现为压抑、焦虑、强制、逆反等;孩子感觉无聊时也会吃手指;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吃手的癖好。对于已有这种不好的习惯的孩子,父母在家应该注意用适合的办法对孩子进行纠正:第一要带孩子进行微量元素检查,如果是因缺少微量元素引起就要准时补铁锌类微量元素;请心理大夫看看是不是有心理上的问题,若有问题的话,就要进行心理治疗;对吃手的孩子不可以采取强硬手段,任何形式的打骂或惩罚都无效,且带来不良反应。要以鼓励的方法来促进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;口头表彰:当发现孩子吃手时,你要提醒他,好孩子是不吃手的。他若把手放手不吃,就要表彰他;物质奖励:当孩子在大人的提醒下不吃手,最好的促进用途是以物质刺激来鼓励他要除掉不好的习惯的勇气,通常来讲,这种方法比较奏效;转移孩子的注意力。在孩子吃手的时候,以某种特别引人注目的事来转移他的注意力,使他的心思想着另一有趣的事,而停止吃手;要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。象画画、写字、弹琴、下棋、做游戏和其他体育活动等。让孩子把精力投入到这类有趣的活动中,而将吃手的癖好渐渐淡忘。
吃手会干扰孩子的齿型发育?0~3岁孩子吃手,爸爸妈妈不必太过担心!3岁之前,孩子正处于乳牙的初步发育阶段,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吃手行为,还不至于对孩子日后的齿型导致太大的影响,由于每一个人都有第二次的长牙机会,即使乳牙长得参差不齐,只须长恒齿时多加注意,还是有机会长出一口好看的恒齿来的。但,乳牙若发育不好的,还是会产生多少的后遗症,所以,爸爸妈妈最好能让孩子在3岁前改掉吃手的问题,确保日后的牙齿健康。3~4岁是孩子牙床发育的重点期,吮吸手指的动作或许会致使恒齿前倾。因此,假如3~4岁的孩子过度地吃手,就大概致使恒齿的齿型缺点,爸爸妈妈除去用各种办法来帮助孩子改掉恶习外,也可以天天用手指有意识地为孩子做牙齿按摩。按摩的办法是,用食指朝孩子吃手时手指的反方向,做缓慢的按压动作,并注意确保成人的手部清洗。
最后让大家来做个测试,针对自己,看看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这种危险和倾向:爸爸妈妈伴随孩子的时间愈加少;害怕爸爸妈妈降低对他的爱;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出现不和谐的表现;家里发生了较大的变故,比如爸爸妈妈离异、亲人过世;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管教上存在非常大的分歧;爸爸妈妈对孩子吸吮手指过于紧张,过于夸大;孩子初入婴幼儿园等陌生环境;与孩子同龄的小伙伴比较少;在婴幼儿园或者在家遭到了不该得到的批评或委屈;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大,长期与爸爸妈妈不见面。假如上述10条中有超越一半的现象,那样作为爸爸妈妈应该更为细心,察看我们的孩子,尽快纠正孩子的吮指癖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主治医师